第 146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且不可擇酉年雞肖所生之女也。〗老大哥指尖劃處,竟是這段以每行四十個字排印的占蔔批文的最末一字,自上而下順讀下來,則是“乙巳甲申丁酉星主生”。
“這又是什麽意思?”我仍舊混天糊塗遍地癡,一字一字念出聲來,“乙巳甲申丁酉星主生”。
“這就是你們年輕人忘本滅祖了哇!乙巳——”說時老大哥拿小指尖摳了樞眉丘,屈伸另外四指略微一掐算,應聲道,“乙巳年,是一九六五年。甲申月,是古歷七月。丁酉日麽——是十五月圓之日。這一天,是星主降世的日子。”
“星主又是什麽人?”
老大哥一聽這話可就樂了,道:“你問我?我算個什麽蔥花蒜末兒的東西?我懂個屁呢?還是那句老話:你得隨我跑一趟,咱哥兒倆見著了萬爺,也好把前賬了一了。有什麽蹊蹺的話,就讓萬爺當面講給你聽。你說怎麽樣?弟弟。”
我沒有立刻答他的話,倒是耐著性子、照著他方法,繼續翻看《奇門遁甲術概要》的最後幾頁——果然,在接下來的所謂“占蔔實例”中,順著每一行最末一字由右至左讀下去,都會出現以天幹地支排成的年、月、日以及某事之簡述。比方說:“乙巳己醜戊寅火災”、“丙午庚子己酉戶查捕逃”、“丁未戊申丙辰始授星主醫事”、“壬子戊申丙戌始授星主奇門遁甲”——
讀到這一例上,我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連嗓子也啞了:“老、老大哥,你、你再給算算,這幾個日子——”
老大哥每算出一個日子,我的腦袋瓜兒便猛可抽搐一陣,仿佛有人拿了一根杵子在裏頭翻之攪之、研之磨之,務使不得安寧的一般。可是,我不應該感到意外或陌生的——這些簡略的註記,正與我過往生命之中許多參差錯落的足跡履痕交疊、雜沓,只不過我大抵入目而無所見、充耳而無所聞,自以為是只與世事無關無礙的老鼠而已。
其實,運用藏尾格的手法隱而射之的這五則文字分別指示著陽歷上的“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一日”、“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九日”、“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日”,以及“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光看日期,於我一無意義,可是最後那個日子裏的“始授星主奇門遁甲”卻令我不得不想起孫小六來。
孫小六會是個什麽大不了得的“星主”嗎?
根據日期來推算,一九七二年我初入高中,年十五;孫小六則剛滿七歲。在失蹤大半年之後與我重逢,他的確曾經得意洋洋地跟我炫耀:“張哥我以後說讓你找不著就讓你找不著,絕不蓋你。”如此倒推回去五年,一九六七年的八月二十日——也就是新生戲院叫大火焚燒殆盡而又重建開張之後未幾,“大牙爺爺”開始傳授孫小六《呂氏銅人簿》口訣;是時孫小六正在牙牙學語,悟性未開而記性過人,把一整部“少林十二時辰氣血過宮圖”背了個滾瓜爛熟。
再之前的兩個日期分別是全臺灣第二次戶口普查和西門町新生戲院大火——無須贅言,徑以“捕逃”二字視之,那一次規模空前絕後的戶口普查恐怕正是一個較縱火為尤烈的搜捕行動的掩護;並而觀之,兩者則更非孤立無關的個別事件了。
對於第一個日期“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一日”,我還沒來得及多作聯想,老大哥倒搶忙探指過來比劃了一下:“就是打從這一天上出的事兒——你一定記不得了,弟弟——不出這麽個事兒,後首到今天還不定怎麽個太平天下、天下太平呢!唉……”說到這裏,老大哥那張殘破的臉扭曲得更厲害了。但見他側身一讓,搖頭晃腦地似乎是在覷估方位,覷準了大約是東南邊的墻角,登時向空拱手,自頂至脛,長長一拜,道:“逃家弟子張翰卿,給老爺子在天之靈請個晚安。老爺子魂歸極樂、成仙成佛,到今日已經整整二十六年十一個月另兩天啦!弟子無才無德,不能替老爺子雪冤報仇——”說時老大哥忽地劈劈啪啪往自己的左右臉頰上甩打了七七四十九巴掌,直打得面色通紅、筋肉浮腫。打罷了回頭沖我又一咧豁牙的嘴,笑道:“舒筋活血,這是;沒什麽。”
我刻意不搭理他那種帶著幾分誇示其老當益壯的得意之色,翻開《奇門遁甲術概要》的下一頁,指尖橫掃過每行末一字的藏尾格字串——“丙辰辛醜丙申始授星主天人雜術”,問道:“你再給算算,這個——”此際我靈光一閃,想起孫小六曾經告訴過我那段“面具爺爺”在雙和市場裏把他擄走的故事,當下一怔,順眼瞄下去,另一段字串是“壬戌癸卯丙戌始授星主家技”。
“還有這個!”我驚聲叫了起來,脫口說道,“是不是陽歷的一九七七年二月八號、還有一九八二年三月四號?”
老大哥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嘴裏老大不情願地嘟嘟囔囔了一陣,十根手指倒是沒閑下來,不多時果然把我從孫小六口中聽來的兩個日期一字不差地覆誦了一遍。
“你小子到底是讀書人,一學就會算了啊?”老大哥仍自笑著,接口應聲又誇獎了一大套,我卻連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忙又翻到次一頁——正是《奇門遁甲術概要》的最末兩頁。
在這最末的兩頁上,卻又不是什麽案例,而是作者知機子趙太初借由前述的幾宗占蔔記錄來呼應劉伯溫那篇總序所謂的“分天地於掌握,羅列宿於心胸”,俾使“風雷從其呼吸,神鬼聽其指揮”之意。不過,每行末一字仍舊藏著機鋒。其全文如下:〖劉伯溫承孔明之業,而益入於神,故有運籌決勝之算。此乃心悟,不可以言傳。故“四季甲時,陰內陽外,須分主客,始決雌雄”之語,非有志於衛國安民、出將入相者所可泥也。子不聞“仲甲陽內,宜於堅守,而利於藏兵”乎?否則丁加癸,致朱雀投江而興訟獄;辛加乙,是白虎猖狂而毀身體;癸加丁,為螣蛇夭矯而憂惶至;乙加辛,故青龍逋逃而財帛失。亥矢魯魚,非奇文古義之難明;陰錯陽差,實急功近利之易困。撫今而觀之,誠伯溫所謂“庚加於己,士卒死於中途”之局,舉動皆不利。然盱而衡之,凡魏之暢適、趙之蕭清、錢之戌削、李之密贍、汪之流麗、孫之豪邁;固不世之材,何患而不能自容於天地之間?宜退藏入密、徐圖緩成。竹影釣叟詩曰:漢關秦月總無窮/福禍安危付鏡中/妙悟天機緣巧遇/愁牢物幻愧童蒙/蹄摧千裏甘伏櫪/翮墮九霄戒近功/我笑諸君皆白首/白首須知萬事空。〗這段文字的前一半兒幾乎全抄自劉伯溫的那篇總序,尤其是什麽“丁加癸”、“乙加辛”之類的野狐禪,直讀得我有些光火了。好容易忍住氣,讀到了後一半兒,才勉強覺出一點興味。這得從“戌削”那個詞上說起。
“戌削”是個極罕見的用語。原本是用來形容人穿著剪裁合度的衣服,也常引申了表述某人身形清臒高瘦。“戌”的讀音作“趣”、而非地支戌狗的“須”音。倒是清初的史家兼詩家王夫之很喜歡用“戌削”入文,他的《姜齋詩話》卷二裏就曾經摹仿曹丕《典論·論文》的筆法,形容高子業“戌削”。事實上,引起我註意的原因也在這裏——趙太初可以說一字不改地襲用了《姜齋詩話》勾勒孫仲衍、周履道、徐昌谷、高子業、李賓之和徐文長等六家風格的修辭,來稱道(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六個神出鬼沒的老家夥。之所以如此,除了借古況今之外,難道只是為了嵌入行末的那個“戌”字麽?
再往下看,“竹影釣叟”的別號眾所周知,正是多年前暴斃的漕幫“老爺子”萬硯方。至於這首詩,也曾出現在萬氏遺作《神醫妙畫方鳳梧》一書之中。我立刻從袋裏翻出書來一比對,果然字句並無二致。原詩還有個副題:“乙巳上元與六君子荷風小集有感草成”。行間則是高陽親筆批註的文字:“蹄催翮墮一聯,既用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詩之句:‘驥摧千裏蹄/鵬墮九霄翮’,覆改‘老驥伏櫪,志在千裏’之語;翻折事典,毫不費力,頗見意思。末句脫胎於陸放翁《示兒》詩,第以另眼細玩‘萬’字,莫非此老已有先見之明,而以詩示警諸子耶?”
此際,我對萬硯方其人的處境如何並不怎麽關心,倒是發現“乙巳”二字先前解過:它指的是一九六五年。這一轉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又是什麽意思?”我仍舊混天糊塗遍地癡,一字一字念出聲來,“乙巳甲申丁酉星主生”。
“這就是你們年輕人忘本滅祖了哇!乙巳——”說時老大哥拿小指尖摳了樞眉丘,屈伸另外四指略微一掐算,應聲道,“乙巳年,是一九六五年。甲申月,是古歷七月。丁酉日麽——是十五月圓之日。這一天,是星主降世的日子。”
“星主又是什麽人?”
老大哥一聽這話可就樂了,道:“你問我?我算個什麽蔥花蒜末兒的東西?我懂個屁呢?還是那句老話:你得隨我跑一趟,咱哥兒倆見著了萬爺,也好把前賬了一了。有什麽蹊蹺的話,就讓萬爺當面講給你聽。你說怎麽樣?弟弟。”
我沒有立刻答他的話,倒是耐著性子、照著他方法,繼續翻看《奇門遁甲術概要》的最後幾頁——果然,在接下來的所謂“占蔔實例”中,順著每一行最末一字由右至左讀下去,都會出現以天幹地支排成的年、月、日以及某事之簡述。比方說:“乙巳己醜戊寅火災”、“丙午庚子己酉戶查捕逃”、“丁未戊申丙辰始授星主醫事”、“壬子戊申丙戌始授星主奇門遁甲”——
讀到這一例上,我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連嗓子也啞了:“老、老大哥,你、你再給算算,這幾個日子——”
老大哥每算出一個日子,我的腦袋瓜兒便猛可抽搐一陣,仿佛有人拿了一根杵子在裏頭翻之攪之、研之磨之,務使不得安寧的一般。可是,我不應該感到意外或陌生的——這些簡略的註記,正與我過往生命之中許多參差錯落的足跡履痕交疊、雜沓,只不過我大抵入目而無所見、充耳而無所聞,自以為是只與世事無關無礙的老鼠而已。
其實,運用藏尾格的手法隱而射之的這五則文字分別指示著陽歷上的“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一日”、“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九日”、“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日”,以及“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光看日期,於我一無意義,可是最後那個日子裏的“始授星主奇門遁甲”卻令我不得不想起孫小六來。
孫小六會是個什麽大不了得的“星主”嗎?
根據日期來推算,一九七二年我初入高中,年十五;孫小六則剛滿七歲。在失蹤大半年之後與我重逢,他的確曾經得意洋洋地跟我炫耀:“張哥我以後說讓你找不著就讓你找不著,絕不蓋你。”如此倒推回去五年,一九六七年的八月二十日——也就是新生戲院叫大火焚燒殆盡而又重建開張之後未幾,“大牙爺爺”開始傳授孫小六《呂氏銅人簿》口訣;是時孫小六正在牙牙學語,悟性未開而記性過人,把一整部“少林十二時辰氣血過宮圖”背了個滾瓜爛熟。
再之前的兩個日期分別是全臺灣第二次戶口普查和西門町新生戲院大火——無須贅言,徑以“捕逃”二字視之,那一次規模空前絕後的戶口普查恐怕正是一個較縱火為尤烈的搜捕行動的掩護;並而觀之,兩者則更非孤立無關的個別事件了。
對於第一個日期“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一日”,我還沒來得及多作聯想,老大哥倒搶忙探指過來比劃了一下:“就是打從這一天上出的事兒——你一定記不得了,弟弟——不出這麽個事兒,後首到今天還不定怎麽個太平天下、天下太平呢!唉……”說到這裏,老大哥那張殘破的臉扭曲得更厲害了。但見他側身一讓,搖頭晃腦地似乎是在覷估方位,覷準了大約是東南邊的墻角,登時向空拱手,自頂至脛,長長一拜,道:“逃家弟子張翰卿,給老爺子在天之靈請個晚安。老爺子魂歸極樂、成仙成佛,到今日已經整整二十六年十一個月另兩天啦!弟子無才無德,不能替老爺子雪冤報仇——”說時老大哥忽地劈劈啪啪往自己的左右臉頰上甩打了七七四十九巴掌,直打得面色通紅、筋肉浮腫。打罷了回頭沖我又一咧豁牙的嘴,笑道:“舒筋活血,這是;沒什麽。”
我刻意不搭理他那種帶著幾分誇示其老當益壯的得意之色,翻開《奇門遁甲術概要》的下一頁,指尖橫掃過每行末一字的藏尾格字串——“丙辰辛醜丙申始授星主天人雜術”,問道:“你再給算算,這個——”此際我靈光一閃,想起孫小六曾經告訴過我那段“面具爺爺”在雙和市場裏把他擄走的故事,當下一怔,順眼瞄下去,另一段字串是“壬戌癸卯丙戌始授星主家技”。
“還有這個!”我驚聲叫了起來,脫口說道,“是不是陽歷的一九七七年二月八號、還有一九八二年三月四號?”
老大哥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嘴裏老大不情願地嘟嘟囔囔了一陣,十根手指倒是沒閑下來,不多時果然把我從孫小六口中聽來的兩個日期一字不差地覆誦了一遍。
“你小子到底是讀書人,一學就會算了啊?”老大哥仍自笑著,接口應聲又誇獎了一大套,我卻連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忙又翻到次一頁——正是《奇門遁甲術概要》的最末兩頁。
在這最末的兩頁上,卻又不是什麽案例,而是作者知機子趙太初借由前述的幾宗占蔔記錄來呼應劉伯溫那篇總序所謂的“分天地於掌握,羅列宿於心胸”,俾使“風雷從其呼吸,神鬼聽其指揮”之意。不過,每行末一字仍舊藏著機鋒。其全文如下:〖劉伯溫承孔明之業,而益入於神,故有運籌決勝之算。此乃心悟,不可以言傳。故“四季甲時,陰內陽外,須分主客,始決雌雄”之語,非有志於衛國安民、出將入相者所可泥也。子不聞“仲甲陽內,宜於堅守,而利於藏兵”乎?否則丁加癸,致朱雀投江而興訟獄;辛加乙,是白虎猖狂而毀身體;癸加丁,為螣蛇夭矯而憂惶至;乙加辛,故青龍逋逃而財帛失。亥矢魯魚,非奇文古義之難明;陰錯陽差,實急功近利之易困。撫今而觀之,誠伯溫所謂“庚加於己,士卒死於中途”之局,舉動皆不利。然盱而衡之,凡魏之暢適、趙之蕭清、錢之戌削、李之密贍、汪之流麗、孫之豪邁;固不世之材,何患而不能自容於天地之間?宜退藏入密、徐圖緩成。竹影釣叟詩曰:漢關秦月總無窮/福禍安危付鏡中/妙悟天機緣巧遇/愁牢物幻愧童蒙/蹄摧千裏甘伏櫪/翮墮九霄戒近功/我笑諸君皆白首/白首須知萬事空。〗這段文字的前一半兒幾乎全抄自劉伯溫的那篇總序,尤其是什麽“丁加癸”、“乙加辛”之類的野狐禪,直讀得我有些光火了。好容易忍住氣,讀到了後一半兒,才勉強覺出一點興味。這得從“戌削”那個詞上說起。
“戌削”是個極罕見的用語。原本是用來形容人穿著剪裁合度的衣服,也常引申了表述某人身形清臒高瘦。“戌”的讀音作“趣”、而非地支戌狗的“須”音。倒是清初的史家兼詩家王夫之很喜歡用“戌削”入文,他的《姜齋詩話》卷二裏就曾經摹仿曹丕《典論·論文》的筆法,形容高子業“戌削”。事實上,引起我註意的原因也在這裏——趙太初可以說一字不改地襲用了《姜齋詩話》勾勒孫仲衍、周履道、徐昌谷、高子業、李賓之和徐文長等六家風格的修辭,來稱道(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六個神出鬼沒的老家夥。之所以如此,除了借古況今之外,難道只是為了嵌入行末的那個“戌”字麽?
再往下看,“竹影釣叟”的別號眾所周知,正是多年前暴斃的漕幫“老爺子”萬硯方。至於這首詩,也曾出現在萬氏遺作《神醫妙畫方鳳梧》一書之中。我立刻從袋裏翻出書來一比對,果然字句並無二致。原詩還有個副題:“乙巳上元與六君子荷風小集有感草成”。行間則是高陽親筆批註的文字:“蹄催翮墮一聯,既用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詩之句:‘驥摧千裏蹄/鵬墮九霄翮’,覆改‘老驥伏櫪,志在千裏’之語;翻折事典,毫不費力,頗見意思。末句脫胎於陸放翁《示兒》詩,第以另眼細玩‘萬’字,莫非此老已有先見之明,而以詩示警諸子耶?”
此際,我對萬硯方其人的處境如何並不怎麽關心,倒是發現“乙巳”二字先前解過:它指的是一九六五年。這一轉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